歡迎訪問云南聚賢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0875-2219779  0875-2210816 
聯系我們
公司總部: 云南省保山市蘭城路四季經典16樓
聯系電話: 0875-2219779
0875-2210816
郵       箱: jx@ynjxzx.com
網       址: www.hfdsrl.com

行業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

云南省交通運輸廳:探索“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云南模式

2018-02-01閱讀數:6103

由于云南地形地貌相對復雜,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對于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山區、農村群眾的生活意義重大。云南省交通運輸廳近日就云南“四好農村路”建設的總體情況、如何有效推動農村公路通行質量效益的提高等問題接受了新華網的專訪。

農村公路既是致富路、幸福路、脫貧路,更是民心路,“老鄉富不富,關鍵先修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尤為重要,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

一直以來,云南省把交通通暢作為扶貧攻堅的“頭號工程”。2014年3月,云南啟動了“四好農村路”建設。建設工作實施以來,截至2017年12月,云南全省鄉鎮通暢率達100%,全省14077個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客車率達87.3%。爭取到交通運輸部“直過民族”地區補助4800公里,現完工2335公里。

“四好農村路”的快速發展,有效帶動了當地特色種養業、農村電商、客貨運輸、鄉村旅游等產業,有力支撐了現代農業與新型農村經濟的發展。

為了助力“四好農村路”建設,云南采取制度、建設同步推進的方式,有效提升了行業治理能力,出臺了系列措施,使全省農村公路建管養運“有法可依”,建設標準、工程質量、管理養護、運輸物流等更加規范。

為補齊資金短板,云南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引導作用,在落實省級每年安排10.33億元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同時,積極爭取交通運輸部補助政策支持,利用農發行PSL貸款,保障了全省2016、2017年兩年建制村通硬化路目標實現。爭取到交通運輸部對“直過民族”及沿邊地區20戶以上自然村公路2.5萬公里建設補助62.5億元。落實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平均每年安排補助資金7.1億元,并要求縣級按財政狀況,分別按60%、40%、20%的“642”比例進行養護經費配套,每年地方配套約4億元左右,杠桿效應明顯。

2017年,云南昌寧、華寧2個縣獲評國家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昌寧縣、華寧縣、石林縣、思茅區、鶴慶縣等5個縣(區)獲評省級示范縣。

昌寧縣隸屬于云南省保山市,“十二五”以來,保山市著力推進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常態化、規范化建設,積極探索出養護專業合作社、愛路護路志愿者協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43”模式整鎮推進、分片包干路長負責制、公路管養與環境整治一體化、“三養五定一考核”等七種模式,有效推動農村公路通行質量效益的提高。

以昌寧縣溫泉鎮松山村公路養護專業合作社為例,該社于2013年12月20日注冊,依法成立理事會,積極創新養護運作模式,采取了“五個一”做法。一是確定一個范圍。將轄區松山、聯席、新河3個村22公里農村公路納入合作社統一管護,結合“文明村”“整治村”建設,提出了“一路一品、一村一景”的公路美化目標,著力打造“暢、安、舒、美”的公路環境。二是建立一套制度。制定了《溫泉松山村公路養護專業合作社管理章程》及其配套制度,確保合作社從成立、建設到運作均程序合法、規范運行、陽光作業。三是組建一支隊伍。合作社定期對各村組管護責任人進行養護目標考核,考核情況與工資報酬掛鉤,獎勤罰懶,提高了養護人員的責任心。四是配備一套工具。合作社籌資2萬元購置了1輛養護專用車和1套作業工具,明確使用責任,規范工具使用管理程序。五是強化一個保障。除上級財政每公里1750元管護經費外,鎮財政預算投入4萬元,每戶村民每年承擔一個義務工工資作為合作社管護經費,從源頭上保障了經費來源。

通過成立專業合作社養護模式,使農村公路由無人管護變為專人管護,由零散管護變為定期管護,由簡單維護變為規范管理,實現了路面整潔、道路通暢、管護有力的目標。

昌寧縣漭水鎮則按照分片包干“路長”負責制的運作方式,探索出路長負責制養護管理新模式。漭水鎮將全鎮農村公路劃為9個片區,由鎮政府領導班子成員擔任片區責任人,各村黨總支書記任“路長”,實行“路長”負責制和考核獎懲制,推進農村公路規范養護,形成了全民養路、愛路、護路的良好氛圍。

2017年7月,麗江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麗江市公路管養路長制實施方案》,明確各級路長、各有關部門職責,在全市國省道、農村公路全面推行路長制。

保山、麗江等地的探索,可以說是云南“四好農村路”建設管理的一個縮影。目前,交通運輸部已啟動了2018年國家級示范縣評選工作,云南省也計劃再開展省級示范縣評選工作。

車要維修、路要保養。在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同時,養護也是關鍵。為了管好、護好“四好農村路”,云南路政部門會同村民委員會加強了路域環境整治,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政聯動協管機制,制定“村規民約”,形成了“村路民治”格局,開展愛路護路、義務植樹等活動,有效提升了路域環境。同時,采取限寬限高措施,對超限超載車輛進行遏制。

2003年至今,保山市隆陽區板橋鎮北漢莊社區共修建10條15公里村組水泥路,由于長期缺乏道路管養主體,導致道路損毀嚴重,臟亂差問題突出。

2014年市區交通部門將其列為“農村道路自我管養”試點村,市、區、鎮三級按4:3:3的出資比例,把4公里村道鋪筑成柏油路,社區則自發組建“愛路護路志愿者協會”。

該協會吸收了100余戶志愿者,形成固定隊伍長期義務清掃路面、清理水溝涵洞、清除雜草樹枝,做到“三清”。同時,與路域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對沿線違章建筑、亂堆亂放現象進行整治,保護路產,維護路權。志愿者協會的成功運作,落實了養護責任,保持村道整潔通暢,激發了村民愛路護路的積極性,“善洲精神教育基地”村容路貌煥然一新。

為有效改變兼職承包養護弊端,騰沖縣則采取“家庭聯產承包”養護管理新模式。通過實施“家庭聯產承包”模式,根除了“以路養人”的弊端,優化了家庭資源配置,同時規范了勞務關系,避免了勞資糾紛,節約了養護成本。

目前,云南全省構建起較為完備的省市縣鄉四級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系,配備28253專兼職管理人員,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經常性養護率縣道達100%、鄉道82%、村道71%,農村公路路況不斷提升,有效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除此之外,云南還繼續推進全省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提高農村客運安全出行環境,健全完善農村物流網絡,提高農村物流服務水平。截至2017年12月,云南全省共建成等級客運站1472個、等級貨運(物流)場站32個,開通客運班線6559條,鄉鎮通客車率達100%,建制村通客車率達87.3%。行政村直接通郵率94.38%。云南全省農業產業、人居環境、鄉村旅游、客貨運輸、物流網絡等方面逐步得到提升。

                                        本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1517357771153122.jpg

国产在线精品99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