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國際智庫先進經驗,不斷提升工程咨詢行業政策咨詢水平
2018-02-12閱讀數:4630
(節選)
一是積極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從當前的發展趨勢看, 歐美政府決策部門對智庫決策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促使智庫不斷采用新的研究方法, 例如系統分析、預測技術、調查方法、定量分析等。歐美智庫十分重視研究方法的創新和改進, 像美國蘭德公司成立以來發展和完善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和預測技術, 如德爾菲法、線性和非線性規劃、成本效用分析等。他們還建立了一整套稱之為“蘭德式理性程序”的思考方式模式,并發展出一系列可操作的結構化、程序化的研究分析工具和方法,并已被美國聯邦政府廣泛用于軍事預算和聯邦政府預算的編制。
二是配備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智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其提供了許多新的研究方法與手段。尤其是近年來計算機軟硬件、網路、通信以及大數據等技術的飛速發展,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起來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使智庫有了強大的技術支持。例如美國蘭德公司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系列公用數據庫, 并且公司配有一支由眾多程序編制人員、系統分析專家、工程師和操作員組成的技術隊伍, 大量運用計算機來處理各種復雜問題, 從而極大提高了蘭德的研究質量和工作效率。
三是重視內部和對外的交流研討活動。歐美智庫積極采取各種措施進行內部和對外的信息交流活動。例如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每周舉行一次研究員會議,由每個研究員報告其論文的主要觀點, 其他人以此開展討論。會議還討論當時國際上發生的重大問題、熱門問題或戰略研究領域出現的新問題、新概念等。此外,每月還舉行2-3 次內部會議, 邀請來自各國的政府首腦、高級官員、著名學者和記者等作報告, 涉及世界各個地區、各個不同領域的各種問題。這樣可幫助研究人員熟悉各方情況, 把自己專業同當前形勢結合起來, 不斷開拓思路, 深化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是多樣化的研究經費資助機制。目前,歐美智庫的資金來源已形成多樣化格局,有些還明確規定各資金所占的比例份額。智庫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撥款、社團捐助、出版物收入、會員收費、培訓收入等?;饡悄壳皻W美智庫獲取資金的主要來源,智庫通常會成立專業核心研究團隊去吸引基金會的支持。政府直接支付是智庫經費的又一重要來源。如蘭德公司的很多合同是與美國政府簽訂的。此外,智庫還通過個人捐贈、公司贊助以及提供咨詢服務等方式來獲取資金。
五是采用多種形式的產品宣傳和成果推廣。研究成果的廣泛傳播, 能夠加強智庫與學術界、新聞界、實業界以及官方聯系, 從而擴大智庫的社會影響,提升智庫的聲譽。像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除了向客戶提供產品外, 還通過聽證會、政策評述、媒體采訪、報紙書籍、國際會議、互聯網等方式將研究成果公布于眾,定期出版《布魯金斯評論》、《宏觀經濟》、等刊物。法國世界經濟研究所每年都會舉辦約50場次的各種研討會、論壇、年會,其研究成果包括研究報告、專著、專題研究報告、政策分析報告等,都會在國際知名專業期刊發表,如《國際經濟》、《經濟研究評論》、《銀行與金融業》等刊物,極大地提升了自身影響力。
六是以影響力作為核心追求目標。歐美知名智庫機構普遍將提升社會影響力、公眾知名度及政策參與度作為智庫的追求目標,而不是將實現商業價值作為其目標導向,并以影響公共政策及實現社會價值作為吸引高端智庫人才的重要手段。如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近年來重點研究核時代日益復雜的國際關系、軍事沖突和國際安全,旨在促進合理政策的制定和采納,構建文明的國際關系體系,為政府部門提供戰略對策建議。在世界范圍頗具影響并有“軍事達沃斯”之稱的“香格里拉對話”即由該所牽頭舉辦,每年都會吸引25-30位各國現任國防部長和軍事要員參加。
七是以專業特色鞏固智庫生命力。歐美知名智庫的研究選題非常寬泛,研究范圍可以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安全、文化、教育、衛生、國際貿易、社會管理、能源與環境、科學技術等領域,但必須注重按照自身所具備的專業條件來選擇研究領域或服務對象,并在特定領域打造其核心競爭力。如德國席勒研究所則一直關注世界經濟的融合問題,并于1991年提出建設“歐亞大陸橋”的設想,該設想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八是以高端人才夯實智庫競爭力。具有重要影響的歐美智庫,常駐研究人員并不多,一般為40-50人,最多不超過100人,但都非常精干高效,每位專家都在各自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很多研究專家都曾在政府機構擔任過要職。智庫還非常重視利用社會專家資源,采取各種措施引進各類國際組織官員、社會知名學者、退休官員,以及知名高校訓練有素的年輕博士,以專家顧問等身份加入其研究團隊。以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為例,該機構除擁有自身研究團隊之外,還擁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各類個人會員2200余人,集體會員 220余個,以及由26位國際著名人士組成的顧問團。
本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