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工程造價咨詢資質改革的兩大方向
2018-07-11閱讀數:4172
中國造價咨詢企業整體業務層次較低,企業規模較小,人才缺口巨大,已經嚴重制約了行業發展,工程造價咨詢資質改革是民心所向,也是勢在必行。
改革方向一:取消工程造價咨詢資質,推行個人執業或合伙人制。
取消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選擇走個人執業或合伙人制。政府主管部門可以將工作重心轉向事中事后監管,對工程造價咨詢單位實行告知性備案管理,加強工程造價咨詢單位及其人員從業行為管理,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推進行業自律,促進工程造價咨詢市場向更高水平發展。
相信不少人會有疑惑,為何取消工程造價咨詢資質,推行個人執業或合伙人制可以推動行業優勝劣汰的自然洗牌?取消造價咨詢資質,企業照樣存在,企業原有的骨干團隊和經營管理班子還需保留,但企業的品牌,以及企業實際控制人和主要經營管理者的個人信用、專業技術水平、工程項目經驗和經營管理能力,以及企業集聚的責任感強、項目經驗豐富、專業能力和執業水平高的執業人員數量必然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要素。
如此一來,好企業的工程業務量必然迅速增加,差的企業由于承接不到業務必然很快減少,造價咨詢行業優勝劣汰的洗牌自然展開,行業的造價品質和整體聲譽自然大幅提升。
改革方向二:簡化造價咨詢資質,適度開放市場。
不可否認,工程造價咨詢資質為中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很多人擔心一下子放開行業門檻,會造成行業混亂,所以適度開放市場是過度最好的方式方法!
其實早在2017年,住建部為了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就已經取消和簡化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申請、延續和變更申報材料,但是在資質等級、辦理條件方面沒有進行改革!
2018年政府會不會取消造價咨詢資質等級,或降低資質標準要求,進一步降低造價咨詢行業門檻,讓更多優秀企業進來,參與市場競爭,優化市場秩序,也未嘗可知。
本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